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通讯员 姚维红
腊月二十八,杭州萧山区卫生健康局发出一则“招聘信息”,面向社会招募救护车驾驶员志愿者。因为是一项连续7天24小时倒班的工作,招聘要求男性、40周岁以下,并拥有B1机动车驾驶证、驾龄五年以上。
虽然招募条件较高、要求严苛,但报名的热心人接踵而至。
火爆到什么程度?
杭州萧山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孙亚群都有点惊讶。
他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从消息发出到除夕当天12点报名截止,负责招募的同事电话都被打爆了,还有不少热心人跑到现场来报名。
“我们没想到大家的热情这么高,光符合条件、有时间的就登记了35个。”孙亚群说,鉴于目前的疫情形势和居民就医需求,最终选定了4人,还选了6位作为预备队。
正月初一早上七点半,在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通惠急救点,3辆崭新的“120”负压救护车整装待命,三位驾驶员志愿者经过半天的培训正式上岗,还有一位志愿者也将在今天(2月3日)大年初三到岗。
“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了”
出门做志愿者的他,嘱托儿子照顾好家里
38岁的孙国方是4位被选中的志愿者驾驶员之一。今天(2月3日)早上6点37分,很多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孙国方已经出了第一趟车,将一名患者从封控区送到医院。
小时新闻记者联系上他时,他正在脱防护服,“每次出车都要更换防护服,为了安全。”孙国方说,上岗前,院方对他们进行了全面培训,包括驾驶、个人防护、转运流程等等,“昨天上班穿防护服还很生疏,今天就熟练了不少,快多了。”
孙国方是最早报名的人员之一。
居住在萧山区北干街道的孙国方,在得知招募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拨打了电话报名,“医务人员这么辛苦,我们其他也做不了什么,我会开车,年纪也合格,就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
孙国方曾经在公交公司上班,后来自己出来创业,驾驶证是A照。“开车就是一份责任,以前我开公交车,车上装的是一群人的安全,现在来当志愿者开负压救护车,责任是一样重的。”
截至2月2日晚上,孙国方已完成了三趟出车,负责接送萧山区三区内有就医需求的人群,包括孕妇、透析需要的病人等去医院,“相较于开公交,轻松多了,不累!”
孙国方来当这个特殊的志愿者,起初家里老人不是很理解。
老人家觉得有风险,还不能在家过年,但是妻子和儿子却特别尊重他的决定。“出门前,我还和在读初中的儿子说,这下家里就他一个男子汉了,要照顾好家里。”
结束7天的志愿生活之后,孙国方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才能见到家人,这意味着这个春节他都要在外面过了。对于这一点,他说得更加实在:“医务人员这么忙,我们这点付出算什么。”
满足三区就医需求
负压救护车最多一天出了66趟车
萧山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孙亚群说,目前萧山人口有200多万,共有急救点18个,配备了18台负压救护车,这次疫情爆发以来,除了正常的急救需求外,还多了不少三区内居民的就医需求,“全萧山每天平均有700多个急救电话,出车在110车次左右。”
疫情发生以来,负压救护车最多的一天出车66趟,所有车辆都在满负荷运作,“为了满足需要,我们增加了4台负压救护车,并向社会招募救护车驾驶员志愿者。”
4位志愿者24小时吃住在站点
实行严格闭环管理,7天期满后还要隔离
救护车驾驶员志愿者报名如此火热也出乎了孙亚群的意料。
报名的人中,既有体育教师、企业老板,也有退伍军人、景区工作人员,有萧山本地人,也有很多留杭过年的外地人。
孙亚群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位开了家运输公司的男子,当时来的时候就说,自己放假在家没什么事,“他说他以前都是开大货车的,驾驶经验丰富,开救护车没什么问题,而且还说如果救护车不够,他还可以提供几辆车。”
“还有一位湘湖景区工作人员,平时负责摇摇橹船的,这位大哥已经在社区做志愿者了,听说这边招驾驶员就来报名了,他说知道自己超了40岁,但是他平时摇摇橹船,身体好,没问题的。”
虽然这两位最终都没有入选,但是这份爱心,孙亚群说,他们收到了。
在完成全面培训后,被选中的四位志愿者被安排成了4班,并各和一名医生组建急救小组,各负责一台负压救护车,主要负责三区外出就医居民的回送工作。
工作期间,志愿者们将24小时吃住在急救站点,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七天工作期满后也将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隔离和健康监测。孙亚群说,“我们会保障志愿者在站期间的生活等各方面需求,保证他们的人身健康,也请家属们放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