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元宵(故乡的元宵节)

安阳匹夫闯天下2022/06/16 20:11:29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元宵节是非常热闹的,其喜乐程度远超春节。

从正月十四这天就开始忙活起来了,蒸馅包子,做凉粉,烫黏面做面灯。特别是头年嫁女儿的人家,正月十五小俩口回娘家躲灯,先一天就到了。这个风俗流传了多少年,无人考证,总之从我记事起就知道,也听奶奶讲过多个版本的故事。

捏面灯是每家每户正月十五的主要的事项,捏十二生肖和家人对应的属相面灯,谓之保护灯,灯芯是用茼子的细杆缠绕上新绵花,然后添上胡麻油即可。水缸盖上是鲤鱼灯和莲花灯,为水中鱼戏莲花之意境。锅盖上是麦秸垛灯和猪头灯,象征着丰收和富裕。窗台上和门口方桌上是桃花灯,祈盼着新年鸿运当头开门红。面灯的数量大小是因各家人的喜好而定,人口多的,喜欢吃的就多做。而这所谓的黏面,是陇东高原上特有的红壳谷子,碾子碾掉了谷壳,然后用石礳磨成粉,用开水烫了蒸成窝窝头,稍微凉一下,就沾着胡麻油可以开始捏各种各样的面灯了。

有新人躲灯的人家就另当别论了,岳父家的长辈多少岁就捏多少小面灯,比如爷爷最大,高寿八十了,就捏八十个小面灯,另外给新姑爷准备的大面灯,是最少身上有十八盏灯的猴子灯。这只面猴头顶灯,双肩扛着一对灯,后背背着灯,怀里抱着灯,膝盖上放着灯,双手各端一盏灯,脚面搁着一对灯。有巧手的妇女捏出的猴子形象逼真,形态各异。

傍晚来临,院子里挤满了人,用一个大方桌,上面再放方凳,总之就是越高越好,然后把猴灯放在托盘里,搁置在最高处。这时候新姑爷就闪亮登场了,手里拿着事先备好的长杆子,头上也是绵花缠绕的蘸了胡麻油的灯芯,点着了去点猴头上的灯。够不着,就有人起哄,闹新姑爷的一般都是大舅子小舅子,小姨子。怎么闹这新姑爷都不能着急发脾气,只能耐心地给大舅哥点烟,给小舅子小姨子发糖果。然后由长辈讲情往下降,要是还点不着就继续,直到点着了面猴身上所有的灯为止。这时候,所有的小面灯都点着了,闪闪亮亮如同天上的星海,漂亮极了!接下来放完鞭炮和烟花,然后再去下一家。有时候村庄里同年出嫁的姑娘多,这夜晚得热闹到大半夜。

第二天早饭以面灯为主食,香甜细糯,配着包子和凉粉。饭后新姑爷会背上他的猴灯从小路往家赶,怕有起哄的同龄人劫道,揪掉猴胳膊腿,抢来就吃,很少有全须全尾背回家的。这寓意相当于如今抢新娘的手捧花,新姑爷想把猴灯背回来和自己的哥们朋友分享,但大都逃不过岳父家村子里年轻人的围追堵截,这样的嬉闹很有意思吧?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故乡仍保留着这种风俗,但再也没有从前的热闹场景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的老人和孩子,盼着亲人回家过年,可在家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就要返程开工了,村庄里冷清了许多。元宵夜除了红彤彤的灯笼和对联,剩下的就是老人的无奈,孩子的不舍和期盼了……

故乡变了样,窑洞消失了,排排砖瓦房,小巧玲珑的别墅,彰显着现代和时尚,但总觉得有些许的失落感。只有留守老人自娱自乐的社火,锣鼓铿锵有力,是不遗余力托起的厚重和光明,是传承,是希望。

网友热议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 月是故乡明的最佳下句(水月集/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的最佳下句(水月集/月是故乡明)

    齐鲁壹点2022-06-26

    月是故乡明 作者;风清月明 月啊,我欣赏的故乡月诗情至纯,天空静谧温馨故乡的月啊,温良而又专一子夜,我遥遥地仰望你你懂得你用美丽的花朵蕴藏了心扉你眼中的太阳,青莲,兰

  • 故乡的云歌词(【故乡的云】)

    故乡的云歌词(【故乡的云】)

    晋南道2022-06-20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的歌总是那么让人心潮澎湃、回味无穷。也许只

  • 故乡的元宵(人间有味-故乡的元宵)

    故乡的元宵(人间有味-故乡的元宵)

    芷江之水2022-06-18

    ​今日读《故乡的元宵》,“元宵”是中国传统节日,不知汪曾祺先生故乡的“元宵”,对他代表着什么。别的地方都是“闹元宵”,此地却是静静的。有几年有送麒麟的,看描述有

  • 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故乡的元宵节)

    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故乡的元宵节)

    读写探秘2022-06-18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

  • 故乡的云 歌词(他与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

    故乡的云 歌词(他与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

    小小呆有深度2022-06-18

    文章近照,他是上世纪80年代活跃于台湾的著名歌手。他的歌曲《望天》《故乡的云》《三百六十五里路》《泛黄的书签》等至今都是广为传唱的经典,他那独特的嗓音一直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