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主要功能就是点赞,没注意有点蜡。有一句批评叫“不分场合”,你说大家点了一堆赞,表示已阅,到底是谁不懂事呢。老人离世发个朋友圈是想告诉亲朋友来悼念,至于你去不去那是你的事情,现在的朋友圈里的也不一定都是朋友。不是朋友,你完全可以视而不见,中国人都是讲礼尚往来的。大凡朋友老人离世,我是知道就去,不用请,婚事非请才去,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做人挺累的,你去旅游,吃大餐,买房买车等等发个朋友圈,别人说你炫耀。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不幸的事发生了发个朋友圈,别人说你负能量,没道德。那朋友圈开发的意义是什么?干脆都自我封闭,每个人独来独往算了,要什么朋友啊!
这不行那不行的,搞得我都不敢发朋友圈了,其实发朋友圈是为了记录生活,看来以后我还是重新用QQ空间了,可以屏蔽所有人,一样也可以记录生活。是朋友就能理解朋友失去亲人的痛苦,不是朋友就看不惯,那就拉黑呗,谁要买你们发在朋友圈的商品,比这个更扰民,还碍于所谓朋友的面子不好意思删除,趁这机会删除干净。
因人而异吧,我就平时都没怎么发朋友圈,人世间最是不能感同身受,何必给让人徒添情绪,不深交还好;深交的,也不知待你如何是好,安慰的话,也都是那些相似的片言只语,是否能稳定心神,还是个人的意愿。能尽快平复心情还好,要只沉溺在悲伤之中不能自拔,现实中碰面,对方得多尴尬,该说的都说了,难道让人家一直给你送温暖么。
这有点太苛责了,互联网时代,发个朋友圈是在正常不过的了,可以是记录生活的点滴,也可以留做回忆,当然还可以只有自己或者只给需要看到的人看,这些都是能设置的,不能以博得眼球或者不成熟来看待问题。目前何况有疫情风险限制,去年一个老朋友仙逝,不能去送别。电话直接打过去家人伤心欲绝、泣不成声,或者还有很多的善后工作要做,如果是在朋友圈里用文字表达慰问和关怀,这也是给对方一个小空间,方便时会回复答谢。怎么能说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呢?假若没有发展、没有电话,还要书信传递信息呢。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吧。
朋友圈一个是炫耀,一个是获得别人认可,就像你看了一部电影,觉得很好看,你总会想让你朋友也看一下,这种情况大致属于第二种,自己觉得很悲伤,但是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悲伤,就让发个朋友圈想让大家理解自己的心里。
不能一概而论。按这么说的话,发圈都不对了?什么都别发就代表成熟,都沉默了,还要朋友圈干啥?其实,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吧。对我来说,我喜欢在朋友圈记录自己的一些生活和感悟,不一定为了让别人看,完全不相干的人会屏蔽掉进行好友分组,自己经常也翻看一下自己的记录。
城市里好多都是独生子女,即便是有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般也会自己默默料理完丧事之后,有的人会发一条朋友圈,让周围的人知晓,有的人甚至都不会发,然后找一个知己聊聊天,倾诉一下,这事儿也就这么过了。
那些总是渴求他人理解的人,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的地步,真正成熟的人是沉默的,是不会用自己的痛苦以及他人的痛苦来换取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发个朋友圈权当是通知亲朋好友家有喜丧。我们的风俗是亲近的人远的亲自打电话通知,近的是带孝上门通知,到亲友家门口,恭敬地磕一个头,说家里谁谁谁因病走了。不通知的话,事后会受责怪的,说你礼数不周,没把他们当亲戚朋友,连最后一面都不让见。但是,我也曾经劝别人不要再发了,因为他一天几次,每天都发,也没有一点伤心的感觉,还拍去世老人遗体,这就不好了,对老人也不够尊敬。大家说呢?
发圈可以,但要选择性地发,朋友圈的人际关系并不真的都是亲人和好友,一些关系一般到好不好的人看到会比较尴尬,好像通知人家赶礼似是,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看到过有这种情况发了的,都被人议论。真正的思念感慨个人觉得应该放在心里或私密记录,真正的至亲好友应该电话通知到人!
将这种沉重而又严肃的事情发到朋友圈上,他能获得的最多的就是他人的理解以及他人的共情,对他抱有更加宽容的态度。 那些总是渴求他人理解的人,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的地步,真正成熟的人是沉默的,是不会用自己的痛苦以及他人的痛苦来换取别人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