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此前,网上流传过各种版本的“延迟退休时间表”,对此,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社会流传的延迟退休年龄的细化版本都不实。
“延迟退休”到底怎么“退”呢?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目前延迟退休方案已有雏形,今年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我国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
首先小步慢走,渐进到位。
每年推迟几个月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例如原本60岁退休的某职工,在政策实施后可能60岁零3个月退休;再过一年,“到点”职工则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其次,将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
人社部也有官员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哪些人受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影响?
眼下多数G20经济体都存在劳动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对此,会议还通过了《可持续工资增长政策原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从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集体谈判和协商制度入手,建立与生产率发展相适应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努力缩小工资收入差距,逐步解决不平等问题。
尹蔚民同时透露,中国就业正面临着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需要在城镇新就业的、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人大约为1500万人,总量压力很大。结构性矛盾表现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招工难主要是在一些高端岗位、需要技能的岗位,由于技能和岗位不匹配而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就业难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和一些中低端的人就业比较困难。他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对一些极端困难人员采取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办法来解决就业,同时政府对极端困难家庭提出了消除“零就业”家庭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