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互保(京东互保上线1天下架)

安阳懂财帝2022/07/24 10:57:49

作者 | 逸凡

出品 | 懂财帝

八年前,中国保险业巨子马明哲说,阿里巴巴、腾讯等现代科技企业才是中国平安最大的竞争对手。

马明哲忧患未来,但他始终不知道这场革命会在什么细分领域爆发,以何种形式到来。

八年后,一款叫做“相互保”的金融产品开始在移动互联网风行。今日“相互保”满月,超过1880万人加入,如果按照这部分人150元/人/年的计算,其保额有望达到27亿元。

“相互保”裂变繁衍,在以前密不透风的传统垄断寿险领域撕开裂缝,比当年“余额宝”还要猛。

余额宝彻底改变了中国货基,而“相互保”或将有望改写中国保险产业格局。

而这款产品的设计者,正是多次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革新者“蚂蚁金服”。

不到10天之后,腾讯紧随其后,旗下微保与国华人寿等合作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孝亲保”。

11月13日,京东金融接着就推出了“京东互保”。

不过第二天,就从京东金融APP下架。《第一财经》报道称,近期上线的两款“互联网+互助”保险产品被监管约谈,“京东互保”于13日刚刚上线灰度测试,两日内即被叫停。

外界分析称,京东互保下架,可能与合规有关,不过官方回复否认称,“京东互保”为灰度测试期。

狼来了,很明显。

但是,中国的传统保险产业,依旧静悄悄。

十年后,当人们回首往事的时候,2018年或许是互联网保险爆发元年。

1

“大病医保”破局者

“相互保”如同旋风一样,以前难懂的金融产品一下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款产品的爆发速度,中国互联网历史上,也颇为少见。

在这款“相互保”产品诞生前,中国爆发了两件事,让无数人点燃了对“大病医保”的诉求。

2018年春节,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一个北京金融高级白领记录了其岳父遭遇“重症流感”的冲击,看似殷实的北京中产家庭,因突发医疗支出在短短一个月内积蓄就被掏空,甚至一度沦落到要卖房沦落街头的地步。

一个中产家庭,在不完善的大病医疗保障体制下,无法对抗一场突然而至的疾病。

而几个月后,一部叫做《我不是药神》的电影意外爆红,票房高达30.7亿,再次波动了无数普通人的心弦,没有医疗保险保障,中国无数的白血病患者沦落到吃不起药。

无数普通家庭,只要一个人患上重大疾病,生活就会黯然无光。

这两次网络事件后,每次“大病医保”成为百度热搜,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相关“大病医保”产品那段时间热销。

但是,这些保险产品,繁冗的规则介绍,复杂的保费计算方式,漫长的理赔时间,还有各家保险公司的优劣……让无人在询问后望而却步,无法快速下单购买。

许多人心里似乎一直都在等待着一款简单易懂、快速理赔靠谱儿的“大病医疗”保险产品。

似乎是无数人的期待中,这个产品突然降临了。

2018年10月16日,蚂蚁保险、信美相互在支付宝平台联合推出了一项互助型健康保障服务——相互保。

一上线,“相互保”便火了,购买人数呈几何级增长。

第3天用户突破330万;第8天用户突破1000万,第18天突破1500万,第30天突破1880万。

这个爆发速度,远远超越了在互联网金融具有史诗级的产品“余额宝”:其上线18天,用户财突破250万人,不及相互保的1/6。

“相互保”改变了游戏规则,让曾经“繁文缛节”的大病医保一下子简单了。

“相互保”本质是相互保险,通俗地说就是一群人自愿拿出钱来互相救济,给其中不幸遭遇大病的人分摊治疗费用。

“相互保”与一般的商业健康保险不同,满足“相互保”条件的用户,0元加入后即处于保障状态。

当发生支付患病成员保障金情况时,所有参保人将分摊赔付的保障金,参保人同时还需分摊保障金10%的管理费。保障金与管理费分摊金额将于每月14日及28日通过支付宝自动划扣,但每一个赔付案件的分摊金额不会超过0.1元。

根据相互保公司内部人员预测,基于中国的重大疾病发生情况以及保险行业的经验数据,预估相互保第一年每个人的实际分摊额度为100多元,但也有可能为200多元。

而当前,市面上现有互联网重疾保障,年付费价格最低在200-300元之间。

这款保险的创新在于——加入门槛低,事后分摊,开放透明。

相互保险模式的盈利方式与传统商业保险完全不同,投保人与保险人的风险分担机制也不一样。

其盈利模式,也与传统保险大为不同。保险传统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主要是“三差”:费差(管理佣金)、死差(预估赔付比例—实际赔付比例)、利差(第一大来源,主要源于投资,保险公司运转很大程度上依靠拿着投保人的钱从金融市场上去赚取差价)。

而相互保险的主要收入是来自于管理费,比如“相互保”是按赔付金额的10%收取管理费,不存在利差,也不存在死差,与金融市场是隔离的。

回归保险最初的核心价值,这款产品与阿里、蚂蚁金服的价值观一脉相承。

这背后自然是互联网巨头的战略眼光,早在2015年10月,时任蚂蚁金服CEO的彭蕾便表示,阿里未来对保险业的布局可概括为“回归保险的初心”,即在互联网的空间里突出保险的保障功能。

2

跟随者

“相互保”火爆后,京东、腾讯迅速跟进,推出类似的相互产品。

腾讯旗下保险平台微保与国华人寿、水滴保合作,在微信小程序上推出了“孝亲保”组合产品,为用户的父母、配偶、子女提供保障。

腾讯曾经两次投资水滴,水滴旗下拥有水滴筹、水滴互助和水滴保平台。

依托微信生态,水滴三兄弟从众多互助平台杀出重围,存活壮大下来。上线两年多的水滴互助截至目前保障用户已超过5000万,总计为1700余名患病家庭均摊了超过2.29亿元的健康互助金。

孝亲保还处于测试阶段。微保官网显示,孝亲保为保障型寿险产品,宗旨是一张保单保全家,目前仍在限量开放阶段,仅向部分用户开放,陆将续向更多微信用户开放。

11月13日,相互保尚未满月之际,京东金融也上线了重大疾病相互保险计划——京东互保。

这款产品一出,业内人士评论,“京东互保”模仿“相互保”。而对比发现,两款产片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在数字上做了一些微调。

例如:0元加入最高可享33万保障,保障重疾+轻症,准入年龄是0-70周岁;设置最高保额,30天至40周岁,重大疾病保额30万,轻症3万;按照年龄设置年保费上限,如26至30周岁,年保费最高上限260元。

不过,京东互保内测仅一天, 11月14日就有网友发现在京东金融—保险版块找不到“京东互保”的投保入口了。

而在金东金融APP内搜索“京东互保”发现,这款产品被“暂停”加入,加入人数停留在3334人。

外界猜测,对比“相互保”、 “孝亲保”、 “京东互保”可以发现,前两款产品均为寿险,而众惠相互为财险, “京东互保”被下架的原因或与财险资质相关。

一位业内专家对第《第一财经》分析,不看好财险公司布局短期健康险业务,财险公司的主业不应是短期健康险。健康险要跟医院进行网络对接、投保人健康管理、提供增值服务,但财险公司在这个领域的服务是跟不上的,人员配置跟经营资质均存在问题,会造成市场恶性竞争。

据保险速递分析,有可能保险监管部门介入了京东互保上线。因为任何商业保险产品都需要监管部门审批通过才能上市,互保类产品也不例外。也许,保险监管部门需要对其进行评估,从而要求暂缓上线。

上述说法,被合作方众惠相互否认,回复外界称,正在灰度测试。

这种“互相保险”模式,与国内曾经一度风靡的网络互助模式类似。

2011年,张马丁创立的康爱公社(原抗癌公社),康爱公社截止目前有180万社员,完成了超1000个大病案例的互助,合计超过1亿元。

这种网络互助模式过去几年一直风靡,不过最后从100多家缩减到现在10家,其模式也不是保险模式。

3

一场保险的供给侧改革

相互保险,在国内似乎较为陌生,但是在发达国家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当前世界保险市场上的主流组织形式之一,在全球保险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全球角度看,目前世界规模较大的前10家保险公司有6家是相互保险机构。

根据国际相互合作保险组织联盟(ICMIF)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年末,全球相互保险收入1.3万亿美元,占全球保险市场总份额的27.1%,覆盖9.2亿人。

相互保险在法国占比高达46%、日本占比45%、德国占比43%、美国占比37%。

20世纪60年代,相互制公司曾经在日本占市场份额的76%,在美国占比也超过60%。

在中国,一直到2015年1月,保监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正式对相互保险公司这一组织机构开闸,20多家机构申请牌照。

2016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开展相互保险社试点并进行工商登记注册。

今年5月,国内首批3家相互保险社(众惠相互、汇友建工、信美相互)的首年经营“成绩单”出炉。

2017年全年,众惠相互、汇友建工和信美相互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6711.14万元、465.31万元和4.74亿元。

从年度利润看,上述3家相互保险社均未实现盈利,分别亏损6058.54万元、3106.63万元和1.69亿元。

信美相互,蚂蚁金服持股34.5%,主要聚焦养老和健康,大量资金投入区块链和机器人。

根据此前中金公司之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相互保险市场前景广阔,预计10年后相互保险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0%,市场空间达到7600亿元左右。

相互保险,一直发展缓慢,相互保的率先创新,点燃了这个市场。

相互保,与支付宝碰撞,犹如插上了翅膀,年活跃用户达7亿的支付宝,为保险科技打开了想象空间。

而根据咨询公司Oliver Wyman统计,2016年中国保险科技市场规模已达3630亿元。预期到2021年,中国保险科技市场规模将达到1.41万亿元。

而蚂蚁金服似乎早已经看到了科技保险这个新的风口。

2016年8月,马云出席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时表示,“互联网保民已经有3.3亿,人数上是股民的3倍。”

在马云看来,一个社会所有人都是股民是不正常的,一个社会所有人都是保民是健康的。

蚂蚁金服副总裁、蚂蚁保险总裁认为,“相互保”之所以受到热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户广泛存在的大病保障需求被唤醒。

商业保险目前在国内覆盖率非常低。根据中信保诚人寿发布的《国民健康大数据白皮书》数据,我国商业健康险支付比例只有4.5%,而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则接近40%。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调查结果是,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超过8成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尹铭对相互保的预期是,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参与人数可以上亿。

4

互联网巨头激战保险

2012年,余额宝的诞生,彻底改变了银行业。

互联网巨头看准的下一个巨大市场是保险,并一直密谋布局。

早在2013年,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出现在复旦大学为众安保险揭牌。表面上看,三马少有的聚合在一起,出钱出力,一片祥和似乎在一起齐心协力干一件大事儿。

三马喜笑颜开握手的背后,是一场暗战。

互联网保险第一战,便是保险牌照。

阿里手持国泰财险、众安保险、新美相互保险这三张保险牌照,以及两张保险代理牌照。

腾讯也集齐了寿险、财险与中介牌照。

暂落下风的百度仅握有保险经纪牌照,此前与太保产险筹划设立的财险公司刚刚于10月12日终止了发起工作。京东除了安联财险这张保险牌照外,还全资拥有一张保险经纪牌照。

第一战,阿里、腾讯跑在了最前面。

早在2015年10月,时任蚂蚁金服CEO的彭蕾便表示,阿里未来对保险业的布局可概括为“回归保险的初心”,即在互联网的空间里突出保险的保障功能,同时实现“平台”+“牌照”的大战略。

2015年,蚂蚁金服重金挖来国寿少帅尹铭,组建保险事业部,开始搭建互联网保险平台。2016年;蚂蚁金服保险事业部正式提升为保险事业群,这意味着保险成为蚂蚁金融服务中的重要一环;2017年年中,蚂蚁金服全资成立保险代理公司,全方位进入互联网领先行列。

而保险事业群,也已经从最初的30人扩展到200人。

而腾讯更加注重金融安全性,一直到2017年,微信拿到保险代销拍照之后,才用“保险”填满了微信钱包九宫格里的最后一格。

第二战,“产品战”。

蚂蚁金服自从推出保险事业群之后,从定损宝、车险分、保民公社、相互保,产品层出不穷。此外,蚂蚁金服在平台向其他保险公司开放,接入各家传统保险产品。

进入2017年之后,微保相继推出:微医保、微车保、微出行、孝亲保等产品。

而国内的其他保险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动作方面,依旧较为迟缓。

但是,即使各大互联网巨头相继推出保险产品,但是依旧摆脱不了专业度高、合约长,难于理解的特点,依旧难以爆发。

一直到“相互保”的诞生,迅速爆发增长,犹如一个炸弹,投在了保险界。

保险巨头平安保险内部员工告诉懂财帝,他们迅速密切关注着“相互保”这款产品。而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各种的产品将会层出不穷。

这场互联网巨头在保险领域的战斗刚刚打响。

“相互保”已经开了保险剧烈变革的时代。

- END -

懂财帝 原创出品 | 微信ID:znfinance

网友热议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 京东互保(京东互保上线1天下架)

    京东互保(京东互保上线1天下架)

    懂财帝2022-07-24

    作者 | 逸凡出品 | 懂财帝八年前,中国保险业巨子马明哲说,阿里巴巴、腾讯等现代科技企业才是中国平安最大的竞争对手。 马明哲忧患未来,但他始终不知道这场革命会在

  • 818京东(京东818手机节)

    818京东(京东818手机节)

    太平洋电脑网2022-07-23

    【PConline 资讯】除了每一年的“618年中购物节”、“双11”之外,818的京东手机节也是相当重要的节日,而今年的818手机节与一年一度的七夕正好同期,相信有不少情侣都

  • 天猫密令红包(京东618红包密令在哪里)

    天猫密令红包(京东618红包密令在哪里)

    助力大人2022-07-23

    一年一次的年中大促活动快开始了,谈到618年中大促活动,这是上半年最给力的一场活动,是一场全类目都参加的活动,可以和11月11日购物季活动相提并论,许多的小伙伴还不知

  • 京东认证俄罗斯国家馆(京东俄罗斯国家馆的商品脱销了)

    京东认证俄罗斯国家馆(京东俄罗斯国家馆的商品脱销了)

    一个人的广场舞2022-07-23

    去年国产品牌鸿星尔克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的运动鞋卖脱销的记忆还犹新,这几天这一幕又发生在了京东俄罗斯国家馆了。这不仅感动了战斗民族俄罗斯民众,也让我们中国人自

  • 苏宁易购 京东商城(苏宁为什么没干过京东)

    苏宁易购 京东商城(苏宁为什么没干过京东)

    虎嗅APP2022-07-23

    虎嗅注:深交所发布消息,苏宁易购拟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这或许会是一个苏宁新零售转型失败的信号,这么多年来,这个庞然大物一直在流血,竞争对手却已跑得更快、更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