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7月18日,黄慕兰出生。
1907年7月18日,黄慕兰出生,曾营救周恩来。
黄慕兰
黄慕兰(1907年~2017年2月7日),女,字淑仪,原名黄彰定,曾用名黄定慧,湖南浏阳人。是一名早期地下工作者,颇具传奇色彩的女间谍,周总理曾称其为”党的百科全书“。黄慕兰12岁进入周南女校读书,1923年曾有过一段父母包办的婚姻经历,后逃婚至汉口,并参与妇女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汉口妇女部部长。1927年国共分裂后不久,黄慕兰赴上海任中共书记处秘书兼交通员。1933年脱党,与国民政府官员陈志皋结婚。1951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因受潘汉年案牵连被捕入狱,关押长达17年。1980年获得平反,认定黄慕兰于1926年入党,1933年脱党,按1951年重新入党计算党龄。2017年2月7日,黄慕兰在浙江杭州辞世,享年110岁。
1927年7月18日,宋庆龄斥责汪精卫、蒋介石叛变革命。
国民党左派杰出代表宋庆龄发表的宣言,谴责汪精卫集团背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927年7月18日 孙中山遗孀宋庆龄在《人民论坛》杂志发表《关于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斥责汪精卫、蒋介石叛变革命。宋庆龄声明:“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我将不再参加。”她严厉谴责汪精卫、蒋介石等肆意歪曲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使政党丧失了革命性,虽然扯起革命旗帜而实际上是旧社会制度的机关”她指出:“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交给我们”,“如果党内领袖不能贯彻他的政策,他们便不再是孙中山的真实信徒;党也不再是革命的党,而不过是这个或那个军阀的工具而已……变成一部机器,一种压迫人民的工具,一条利用现在的奴隶制度以自肥的寄生虫”。宋庆龄在反共高潮中公开表态,与汪蒋决裂,遂成为国民党左派的一面旗帜。
1933年7月18日,蒋介石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
1933年7月18日,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期开学。蒋介石在开学典礼上作《庐山训练之意义与革命前途的演说》,称这次训练关系革命的成败,党国的存亡。
蒋说:“此次训练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消灭赤匪,一切的设施,皆要以赤匪为对象,一切训练的方式动作以及各种战术,统统要适合剿匪战术的需要,统统要针对土匪的实际情形与匪区的实地的地形来作想定并实施训练。”庐山军官训练团每期两周,调集各地、各军军官,施以政治、军事训练。其主要课程有《剿匪手册》、《剿匪要诀》、《剿匪部队训练要旨》、《战时政治工作》等。并灌输“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教育。该团还从事收买、分化地方军阀军官的工作,聘请了以赛克特为首的德国军事顾问团为指导,并请意大利、美国的军事人员作教官。
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通过决议撤销热河省和西康省。
1956年7月18日,中国政府宽释第二批日本战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7月1日到18日在沈阳审判了武部六藏等二十八名日本战争犯罪分子。这些战争犯罪分子都曾在伪满洲国担任过各种不同的重要的军政职务。法庭分别判处这二十八名案犯以十二年到二十年有期徒刑。
法庭审判证实,这二十八名日本战争犯罪分子在侵入我国东北地区以后,曾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分别犯有积极执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支持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操纵或参与操纵伪满洲国傀儡政府,僭夺我国国家主权,违反国际法准则和人道原则等罪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7月18日同时在抚顺和太原两地对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328名战争犯罪分子宣布免予起诉,并立即释放。
这是中国政府释放的第二批罪行较轻和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战争犯罪分子。这批被释放的日本人,已在释放的当天离开抚顺、太原两个日本战犯管理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到两地的代表接收了他们,并在19日协助他们分别从抚顺,太原两地乘火车去天津,准备候船回日本。
1969年7月18日,香港废止“华律治华人”纳妾制度。
1969年7月18日,香港政府刊登宪报公布“一夫一妻制”婚姻法案,宣布从1971年10月7日正式开始实施《修订婚姻制度条例》,在此之后的中国式婚姻:包括旧式、新式以及纳妾等婚姻形式全部被废止。
历史的累积,蓄婢、童养媳、纳妾等清朝遗留习惯受到了来自英国基督教伦理的强烈批判和冲击,尤其是从1923年的《家庭女役条例》到1938年终止婢女买卖和蓄养法律的制定,香港的“反蓄婢运动”沉重打击了华人保守势力,并在民众中逐渐树立起“现代家庭”的新观念。
1985年7月18日,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逝世。
1985年7月18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工运活动家马恒昌因病在齐齐哈尔逝世。马恒昌这个名字在50年代初就同他的英雄集体——“马恒昌小组”一起闻名于全国。工业战线的老职工都不会忘记,50年代“马恒昌小组”一马当先,带动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劳动竞赛。
“马恒昌小组”原是沈阳第五机器厂的一个小组。1948年11月,沈阳刚刚解放,这个小组老一代的工人在敌机不断骚扰轰炸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他们还带头向全厂职工倡议开展红五月劳动竞赛,并以优异的成绩于1949年4月28日获得“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在授旗会上,这个小组被正式命名为“马恒昌小组”,马恒昌任组长。从此,他们不断刷新生产纪录,多次立功受奖。
1950年,沈阳第五机器厂的一部分北迁到齐齐哈尔建新厂。“马恒昌小组”冒着严寒,争分夺秒,抢运机器,迅速开工生产出支援前线的物资。1951年1月17日,“马恒昌小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各地1.8万个班组的积极响应,许多企业劳动生产率成倍、甚至10几倍地增长,使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运动。这一年,他们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9.61%。“马恒昌小组”的英雄业绩不仅为广大志愿军指战员深知和感动,而且受到了金日成同志的褒奖。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马恒昌小组”以高涨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大搞技术革新,学习、运用先进的操作方法。1960年,在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他们加强管理和经济核算,千方百计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文革”期间,他们顶住“唯生产力论”的干扰,年年季季超额完成任务。近些年来,这个小组的领导和成员虽然不断变化,但是马恒昌的精神没变,他们进一步全面加强班组建设,不断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向着管理科学化的高峰奋力攀登。
1998年7月18日,长征火箭发射欧洲制造“鑫诺1号”通信卫星。
1998年7月18日17时20分,我国制造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发射升空,成功地将法国宇航公司为主承制的“鑫诺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的第一颗由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
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五十三次发射。火箭飞行1495秒后星箭分离。20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已按发射服务合同规定的入轨要求,顺利地进入了近地点高度6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946公里、倾角为19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此后,卫星将由法国宇航公司负责测控,并将卫星定点在东经110.5度赤道上空。
“鑫诺1号”卫星是中国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经营的第一颗商业通信卫星。主要为国家金融电子化工程、国家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上海信息港工程等用户提供多项服务。卫星的设计寿命为15年。
用于发射“鑫诺1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目前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可将50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自去年8月20日成功发射马部海通信卫星以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已连续4次将卫星成功发射到预定轨道,展现了良好的技术性能、可靠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