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集(蔡澜论美食与人生散文精选集)

安阳现代出版社2022/09/29 16:25:51

我们越懂吃,也就越懂活!

蔡澜论美食与人生散文精选集

《吃出仪式,活出欢喜》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蔡澜论美食、人生的散文名篇,写佳肴美食,也是写别样的风土人情和世相人心;说人生道理,说的是阅尽人间之后的简单与温情。这里有知识介绍,有见闻分享,也有谆谆劝导,蔡澜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豁达通透,为年轻读者提供了一本可资借鉴、可供抚慰的人生美食之书。食物诱人的香气仿佛能从字里行间冒出来,终又投射在你我的平凡生活里。

全书共分五辑:"吃是一种基因",率先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讲述家庭与美食的关系,并明示蔡澜"吃货"属性由来已久的缘由;"烟火人间,吃为大焉",妙谈美食之于人生的重要性;"天南地北,各有其美",网罗中国各路美食,各大派系在此呈现,蔡澜的美食宣言也暗含其中;"到世界去吃",是吃遍了世界的蔡澜开出的全球美食品鉴指南,既勾人遐想,也引人回忆,世界很大,不妨到处去吃;"人生这杯酒",是本书的升华,它掀开美食的面纱,探讨我们如何将从美食中吸取的乐趣作用于真实的日常。

本书是美食之书,更是写给焦虑的年轻人的生活哲学指南。蔡澜眼界开阔,心思豁达,妙语连珠,还有颗不老童心,其作金句频出。他说,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一点也不复杂。

作者介绍

蔡澜,年过八旬。主流节目顾问,万千网友之友。四十年来,横跨美食、写作、电影、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穿质地的衣,用的电子设备,喝美的酒,吃好的菜肴。以“抽烟喝酒不运动”为生活美学,不喜“吃货”称谓,却对“老不正经”颇为满意。

本书看点

*蔡澜论美食与人生的散文精选集。从原生家庭到世界各地,蔡澜一生的所悟所感凝聚于此。

*跟着蔡澜悦人生。分辑主题由小及大,以美食为起,以人生为终,让你走进蔡澜的童年。

*人生艰难,敢于揭穿。内含耿直Boy的各种"不正确"语录,让你开心,让你破防。

*知名专栏画家愚公子亲绘封面。

拾忆

小时住的地方好大,有二万六千平方英尺。

记得很清楚,花园里有个羽毛球场,哥哥姐姐的朋友放学后总在那里练习,每个人都想成为"汤姆士杯"的得主。

屋子原来是个英籍犹太人住的,一楼很矮,二楼较高,但是一反旧屋的建筑传统,窗门特别多,到了晚上,一关就有一百多扇。

由大门进去,两旁种满了红毛丹,每年结实,树干给压得弯弯的,用根长竹竿剪刀切下,到处送给亲戚朋友。

起初搬进去的时候,还有棵榴梿树。听邻居说是"鲁古"的,果实硬化不能吃的意思,父亲便雇人把它砍了,我们摘下未成熟的小榴梿,当手榴弹扔。

房子一间又一间,像进入古堡,我们不断地寻找秘密隧道。打扫起来,是一大烦事。

粗壮的凤凰树干,是练靶的好工具。我买了一把德国军刀,直往树干飞,整成一个大洞,父亲放工回家后,我被臭骂一顿。

不喜欢做的,是星期天割草。当时的机器,为什么那么笨重?四把弯曲的刀,两旁装着轮子,怎么推也推不动。

父亲由朋友的家里移植了接枝的番荔枝、番石榴。矮小的树上结果,我们不必爬上去便能摘到,肉肥满,核子又少,甜得很。

长大一点,见哥哥姐姐在家里开派对,自己也约了几个女朋友参加,一揽她们的腰,为什么那么细?

由家到市中心,有六英里路,要经过两个大坟场,父亲的两个好朋友去世后都葬在那里,每天上下班都要看到他们一眼。伤心,便把房子卖掉了搬到别处。

几年前回去看过故屋,园已荒芜,屋子破旧,已没有小时感觉到的那么大,听说地主要等地价好时建新楼出售。这次又到那里怀旧一番,已有八栋白屋子竖立。

忽然想起《花生漫画》的史努比,当他看到自己出生地野菊园变成高楼大厦时,大声叫喊:"岂有此理!你竟敢把房子建筑在我的回忆上!"

真假

我们一群小孩围着父母,蹲在地上吃榴梿。父亲把他游历过的地方告诉我们,并提起看过一个榴梿,有面盆那么大。我们都给他惹得大笑,说:"哪有这种事?"

长大后四处走,在曼谷果然看到一颗大如面盆的榴梿,才知道家父讲的都是真的,我们见识的实在太少。但是在没有亲眼见到以前,还以为父亲在讲笑话。

"偶尔,谎言变成趣事,并没有不对的地方;有时,真实更是滑稽,总之大家开心就是。我说的是真是假,有一天你们看到了便知道。"父亲常说。

我的许多故事,也是这个原则。

单单说香蕉,就有数十种那么多。香蕉并不止于绿色和黄色,深红浅紫的也有,在南洋一带能见到。

有一次在印度尼西亚的乡下,走了整个上午,没有吃早饭,肚子有点饿,往前一看,有一个土人蹲在地上,他面前摆着一根香蕉,有三英尺长。

他用刀子把上面那层皮割出一半,露出白肉,用汤匙挖起,送入口中。

我从来没有看过那么大的香蕉,马上照样买了一根来吃。

肉很香甜,不过咯的一声,咬到硬物,吐出来一看,是香蕉的种子,足足有胡椒粒一样大小。一面吃一面吐,吐到地上黑掉。

用它来做香蕉糕,三四个人也吃不完。

走过南美洲的香蕉园,看到树上一串的黄熟大蕉,本来没有什么奇怪,但仔细观察,就知道不同,因为所有的香蕉都是向上翘的,其他地方的,脚是往下垂。

印度的香蕉,只有大拇指一样大,是我吃过的甜的一种。剥皮时,不是由上往下撕,而是向外团团转着拉,像拆开雪糕筒的纸张,其皮极薄,似透明。

朋友听了又说:"哪有这种事?"

我笑着不答。反正是真是假,有一天你们看到了便知道。

说完拍拍屁股走了。

网友热议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 散文精选集(蔡澜论美食与人生散文精选集)

    散文精选集(蔡澜论美食与人生散文精选集)

    现代出版社2022-09-29

    我们越懂吃,也就越懂活!蔡澜论美食与人生散文精选集《吃出仪式,活出欢喜》【内容简介】本书精选蔡澜论美食、人生的散文名篇,写佳肴美食,也是写别样的风土人情和世相人

  • 散文精选(2021年中国散文精选)

    散文精选(2021年中国散文精选)

    曉白説—李小白文字坊2022-09-27

    《2021年中国散文精选》目录中国作协创研部 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2年1月出版日出江花跫音(节选) / 李舫003起来 / 许谋清013我有一个希望(节选) / 朱蕊017古老

  • 毕淑敏短篇散文(重温经典散文丨毕淑敏)

    毕淑敏短篇散文(重温经典散文丨毕淑敏)

    大音聆听2022-09-27

    要真正拥有知心的朋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朋友之间做到真诚待人,相互理解,给予信任,才能真正做到“知心”的目的。不管未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

  • 精选散文(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30则)

    精选散文(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30则)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2022-09-27

    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

  • 精美短篇散文(散文短篇/低吟过往)

    精美短篇散文(散文短篇/低吟过往)

    小白edit2022-09-14

    琴音飘渺,绕过旧梦房檐,我驻足在时光渡口,听经年高山流水回响耳畔。那些年,那些山,那些水,化成了一朵云,一片叶,一滴泪……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曾几何时,晨露泛漪,柳枝钓月,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