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
我拿出我们半年以来的咨询记录,做了个统计,发现教师来做咨询的人数占比,居然达到了学生和家长人数的一半多。
我们对学校的服务,一般都包含教师服务和学生服务(家长服务)。单看人数,学生数量远超教职工,但是咨询人数,比例就大不一样了。
这当然不是说老师们心理出状况的可能性超过学生,因为虽然数量更大,但教师来访求助的问题严重程度却远低于带着孩子前来的家长们求助的问题。它一方面体现了教师们对于心理健康的理念更开明、更科学,更愿意接受心理服务而保持更好的状态,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亚健康”在教师群体中的普遍存在。
每到教师节,身为老师的人都会收到许多祝福。网络上有短视频调侃不同年龄的老师面对祝福的态度大不一样:年轻老师感动不已、热泪盈眶,资深老师却淡淡感谢、心无波澜。
一些已届中年的教师来咨询,尤其是求助工作困扰,总免不了抱怨一句“说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其实也就教师节尊重一下”。
来访的老师自然是说气话,我不敢保证自己确切了解老师们希望被尊重的地方,但我对来访老师的心理健康需求有点发言权。
2020年初,英国《卫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有一项覆盖两万多名教职员工的研究,发现大约5%的教师正遭受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国内的情况呢?《明日》杂志(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协会指导发行的国家级刊物)201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说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32.4%的被调查教师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教师中心理亚健康者占72%。
老师们的压力来自哪里?我还是统计找我们做过咨询的老师的情况:
一、工作量
大部分老师每周有10-18节课,加上备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除了教学任务,很多教师还要承担一些其他工作,比如一些班主任、主科老师需要跟班,还有很多老师需要承担学校的各类活动组织等工作,再加上每天批阅大量作业、试卷,定期进行家访等,工作量的确不小。
如果再遇到家长,甚至个别管理者,仅凭学生的成绩就批评、否定教师的工作,当然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疲劳和职业倦怠。
二、职业满足感
在公开的话语体系中,教师是自古以来备受尊敬的职业。顶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光环的老师们,在工作中承载着来自社会、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高期待。
2019年,河南洛阳一个青年男子路遇以前的班主任并对其掌掴的视频在网上热传。2020年,广东一学生家长在网上编造谎言控诉教师刘某涉嫌体罚学生的新闻也引起广泛关注。在类似的事件中,甚至能通过网络讨论看到,一些人分享自己童年与老师的矛盾纠葛更引起类似经历者的共鸣,一时间声浪巨大。种种原因之下,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误解,个别敏感的家长带着警惕和审视的目光看向自己孩子的老师,却引来更深的误解。
关于教师惩处学生的讨论一度甚嚣尘上,终于在2021年初,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对管教的对象、尺度等各方面都做了尽量细致的规范,此事才降下热度。犹记得那时的新闻标题大约是——“教育部发文:教师可以处罚学生”。
对比那封来最牛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恍然间我不奇怪它出自一位老师之手了。教师,本是更具情怀、更在意精神收获的群体,他们的失落,也更容易来自精神上的压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书本知识只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本身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且这种人对人的影响,在塑造学生的灵魂当中是其它手段不可替代和比拟的。因而,尽管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比其他行业更低,但教师理应接受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尽量确保自身处于健康、积极、理性的状态。
自2020年9月我们的“教师心灵氧吧”挂牌,至今已两个年头。回顾老师们来咨询、做团体活动的一个个画面,我由衷感慨,向老师们说一句:
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有什么需要,请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