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豆瓣评分就权威(豆瓣、猫眼评分水太深)

艾维电影2021/09/11 06:49:57
一到周末,想和朋友约一波电影,但又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电影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当然是打开评分网站或购票APP查看电影评分呀,选择高分的电影总不会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去各大网站和购票平台瞧上一眼电影评分,已成为大部分观众在看电影之前的习惯性动作。

《消费者报道》针对“观众对待电影评分态度”曾进行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83.08%的观众会在观影前参考电影评分,所有被调查者中,仅有4.32%的人完全不受电影评分的影响

电影片方和宣发方利用观众这一特征,也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行业媒体平台,将“XX年度高分电影”“评分网站一致好评”“XX高分推荐”等作为宣传噱头。显然,这一套安利对不少观众而言都很受用。

国内市场电影口碑本就缺乏评价的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各网站平台推出的评分似乎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质量的标尺,并且融入到了大家的观影体验之中,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与一部电影的票房成败息息相关。

但这些评分是否一定客观?为何不同平台之间会出现较大差异?影院和观众又该如何看待和鉴别一部电影的评分呢?接下来就带大家挖一挖国内外各评分网站的“水”到底有多深。

各平台评分机制

提及电影评分,业内人士和资深影迷可能更多地会想到豆瓣、时光网;大部分普通观众接触、参与更多的则是淘票票、猫眼等第三方购票平台;而关注国内外市场的电影爱好者,想必对烂番茄、IMDb、Metacritic等电影网站不会陌生。仅就国内几大评分平台而言,便可看出其中的一些特征。

1.国内“权威”网站:豆瓣电影

都说豆瓣电影是最靠谱、最有参考价值的“权威”评分平台,为何它在行业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原因多半在于整体的评分群体基数较大以及“大众评审团”的机制。

以“豆瓣电影 Top 250”榜单为例,分数排名靠前的《肖申克的救赎》(9.6分)、《霸王别姬》(9.6分)、《这个杀手不太冷》(9.4分),以及今年的国产口碑佳作《我不是药神》(9.0分)等,均有超过90万用户参与评分;同时,豆瓣评分机制将用户打的一到五星转化为0-10的分值,以得分总和除以参与评分的用户人数得出豆瓣评分,由于这一过程来自程序计算,且每个用户手中只有一票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分的客观性。

2.第三方购票平台:猫眼、淘票票

由于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的观众占比达到近9成,且猫眼和淘票票规定购票看过电影的用户评分才能被采用,因此这能体现大部分观众对电影的真实评价。两者在评分的设置和机制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包括了普通观众评分和专业人士评分,此外还细分出了点映评分提供参考。

猫眼、淘票票评分分类(以《我不是药神》为例)

以猫眼为例,同样是由观众评价的星级转换为分数,总和再除以人数,但除此之外,由资深影评人、媒体人等组成的认证作者实名制打分也将同时分别显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三方购票平台的用户红利,部分热门影片的评分数量甚至会超过豆瓣。这确实能为观众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电影评分是否一定客观?

要说电影评分面临最多的挑战,大概是各网站、平台之间存在的争议引发片方或观众不满。去年就有两桩典型案例。

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上映后以2.0分一举获封“豆瓣史上评分最低电影”,导演毕志飞便向豆瓣开炮,还公开向国家电影局致信,称豆瓣恶意评分、毁谤电影,但随后豆瓣电影便将其告上法庭;

上映三天便撤档的《阿修罗》,因为在猫眼评分仅4.9分,与淘票票8.4分悬殊较大,片方便指出猫眼评分的不公正,并表示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黑水行为”,该事件之后猫眼也曾将评分进行暂时关闭……

在这些事例背后,评分平台的问题实则暴露无遗。

1.观众评分存在不理性

影响观众对一部电影进行评价的因素很多,可能是单纯的从众心理,也可能是对某一类电影的偏爱,甚至是出于泄愤。如:《爱情公寓》大电影上映后,口碑遭到观众群嘲,还有不少粉丝为了让该电影成为豆瓣电影评分史上倒数第一,不惜为毕导的《纯洁心灵》刷五星好评。

2.水军刷分现象难以杜绝

评分的重要性催生了一项新业务——刷分,这其中包括不实高分和恶意低分。豆瓣创始人、CEO阿北曾在一次采访中确认,豆瓣上的确存在水军,评分也确实会受到水军的干预。只是评分基数较大,很难对评分进行很大的改动。

如今,电影片方和宣发方为了能够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除了以往的票补之外,也会选择花钱雇水军刷分为电影制造宣传噱头。这样的现象在行业内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要想完全杜绝很困难。

电影评分背后引发观众和影院哪些思考?

电影评分之所以存在不客观性和差异性,除了平台和用户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观众评分时的主观性和差异性。

但电影评分作为影院排片和观众观影选择的重要参考,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背后的问题,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各平台的打分者是谁?

不同观影人群的差异会对评分带来直接影响如:作为“文青大本营”出道的豆瓣,虽然近几年来增加了不少大众的身影,但如今依然保留着很强的文艺气息,大众不太待见的文艺片、剧情片等他们或许更偏爱;且豆瓣用户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因此对电影整体质量的把握和审美要求更为严格。

猫眼和淘票票主要用户群集中在购票观影的普通观众,更看重故事内容是否吸引人,画面特效是否精彩,对电影的审美和鉴赏水平与豆瓣有略微差别,对院线商业片的关注度也更高,这也使得第三方购票平台整体评分都偏高。

因此,影院要明白各平台评分、以及观众选择电影的差异性,是更喜欢大众口味的商业爆米花电影,还是小众的文艺电影。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客观地选择评分平台进行参考。

图片来源:珠海中影案例

2.评分网站如何杜绝失真?

尽管豆瓣CEO阿北曾对豆瓣水军刷分现象进行了解释,并表示水军很难刷动最终评分,但电影评分如何杜绝失真一直都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对此,各评分网站都应当公开评分机制,即便无法保证观众的评价一定客观,但至少能做到让用户和所有希望得到帮助的观众明白最终评分是如何形成,再表明如何有效杜绝水军刷分的办法,让评分更为可信

3.评分对票房的关系如何?

我们发现,评分与电影最终票房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从以往上映的影片来看,不乏评分高,但票房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例子,反之亦然。

即便是上映前的高评分为影片带来不错的首映票房,但若是自身缺乏过硬的质量作为支撑,评分的反噬作用也足以让一部影片颜面扫地,铩羽而归。所以评分高低并不是一部电影成败的关键因素。

最后,无论是电影院排片还是观众选择电影,参考购票平台和评分网站的评价实属正常,但却不应该太过依赖某一平台的评分,在了解不同平台评分机制和主要人群的基础上,通过对身边已经观看过的亲人朋友了解,再自身爱好和需求进行排片和电影的选择,如此才能让评分发挥出应有的参考作用。

PS:你们看电影之前会参考电影评分吗?你认为哪个平台的评分最靠谱?赶紧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网友热议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 女人为什么不能拜财神(女人不能登龙舟)

    女人为什么不能拜财神(女人不能登龙舟)

    渔歌子说2022-08-03

    女人能不能登龙舟,这个问题要从古代追溯起来。凤舟竞渡自古有之。《粤囊》载:龙舟以吊大夫,凤船以奉天后,皆与五日为胜会。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个项目从来没有歧视女性的

  • 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欢迎来找茶2022-08-03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端午节吃粽子,最适合喝什么茶?明天农历5月初五,端午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还有人喝雄黄酒。作为一个茶叶爱好者,有一点

  • 正月里不能理发(为什么正月里不能理发)

    正月里不能理发(为什么正月里不能理发)

    郑周友2022-08-03

    中国经过了五千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众多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精神文明的动

  • 破财免灾(为什么说破财免灾)

    破财免灾(为什么说破财免灾)

    儒家国学文化2022-08-03

    关于破财免灾破财免灾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往往用于自己破财或别人受到什么财物损失时进行抚慰。很多人以为这句话是一种心理安慰,类似于阿Q式的自欺,目的只是取得心

  • 办公室花卉摆放风水(办公室为什么需要绿植的摆放)

    办公室花卉摆放风水(办公室为什么需要绿植的摆放)

    花掌门绿植养护租赁2022-08-03

    办公室摆放花卉绿植不仅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调节办公室风水,活跃办公气氛,提高工作效率。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