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漫步在喀什古城,那频举相机的每一刻其实都相当忐忑,因为我知道我只有不超过3个小时的光阴可以被用来消耗在这里。但在这寸金的光阴中匆匆游走,我怎么可能通读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上的喀什噶尔?
每一次闪动的快门,都替我记录下老街转角光影中的一瞬。除了在朋友圈中用拼九宫格来传达对这座古城的初识印象,我实在不知道该搭配怎样的文字说明,毕竟早在2100多年前,我的“老乡”张骞已对喀什做了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录。
如今从西安出发,即便直飞喀什也需要5个小时。但就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似乎跨越的并非仅仅是1/12的地球,而是千百年时光的倒流。当我正在脑补这场“追溯西汉疏勒城之旅”时,朋友圈回复中的一条提示,立即改变了我在偌大古城中的徒步轨迹,将目标直指古城西区吾斯塘博依路和库木代尔瓦扎路的交会处,那里便是传说中的网红打卡地——百年老茶馆。
孔雀蓝!无论对色彩的描述是不是准确,反正这是我抬头望见老茶馆门脸儿时的第一反应。在成片的土黄色建筑中,色彩鲜明的百年老茶馆就相当容易跃入视线,这也是喀什民居庭院装饰的主要特点——多以兰、绿色为主,白色勾线,形成美丽而有韵律的敞廊。
百年老茶馆的正门很小,茶室实际上在二楼。二楼又分为里间和敞廊两部分,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喝茶,其实也反映了喝茶者的心态:前者,布置有床榻,虽然光线昏暗,但当地居民在此边喝茶边聊天,茶馆实为社交场所;后者,摆放了游客们习惯的桌凳,可以边品茶边欣赏街景,功用更倾向于观景台。
常有句请客的玩笑话是:“开水泡馍,馍自带!”这种程序着实在百年老茶馆中体验到了。据说,茶馆在几易其主后,至今仍坚持着以售茶为主的营生,而想就着茶吃热馕、烤包子、烤鸡蛋等等,只好自带!
在百年老茶馆里,只需要付一壶茶钱,就可以享受一整天不限时、不限量的续杯,所以茶的定价决定着老茶馆的经营效益。当地居民自然是常客,他们的需求也很简单,没有可选性的传统砖茶会启动这一整天的生活。这暖暖的一杯茶,就能让喀什人打开一个话题、沿袭一生作息、沉淀一辈经历、传承一族DNA。至今,老茶馆已经被幻化为喀什古城中的一个文化符号,具体“今天喝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今天来喝了吗?”
我等游客则不同了,面对特色药茶、养生茶、季节茶等等,任选一壶尝尝吧,价格差不多可以低到在我们的城市消费一杯茶的水平。别指望能凭此一壶就青春焕发、颐养天年,只当这是旅行中最典型的入乡随俗的体验吧!
至于在百年老茶馆喝茶及挑选配餐的方法暂不赘述,只要在这里坐下来,立刻就会感觉到无形中需要放缓旅行的节奏了,什么大巴扎、清真寺、高台民居,果断将它们归至将来的喀什之行;这天,我宁可效颦式地融入喀什慢节奏的生活。
如有疏漏或错误,请不吝赐教。
文图版权属于原创作者,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为了保护原创作者版权,该篇只采用小图示意,
更多自驾游资讯与交流,请关注头条号“汽车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