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家庭背景(高晓松大谈原生家庭)

安阳情感莎浓2022/05/01 10:51:51

在一期《奇葩大会》上,高晓松首次谈起自己的原生家庭:

“父母常年在国外,从小就自己长大,二三十岁的时候,二十年的时间,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我跟父亲之间,极为不好的关系,确实导致我,年轻时候出现很多问题。”

高晓松坦言,“一辈子没有问过父亲一个问题,无论是学习的问题还是什么。”

只言片语中,那个曾经说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洒脱少年,原来心中始终藏有一处不堪回首的童年记忆。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原生家庭就像长在背后的痣,伴随一生,影响一生。

张爱玲出生名门,面容姣好,妥妥的白富美。但是在她眼里自己卑微如尘埃。

张爱玲的父亲是旧社会的纨绔子弟,母亲是一位新派女性,追求思想解放。父亲、母亲虽然门当户对,但是在精神上无法契合,所以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母亲选择离婚,独自远走异国他乡。

母亲走后,张爱玲跟着父亲生活,但活的并不快乐,父亲曾当着众人的面,对她拳脚相向。

后来,母亲回国,张爱玲投奔母亲,希望能从母亲那得到温暖,但是换来的却是无尽的冷漠。母亲要求极高,经常对张爱玲冷嘲热讽。最终,母亲不堪生活的重负,再次出走,又一次抛弃张爱玲,使年幼的她又一次受到伤害,以致于母亲直到去世,也无法得到张爱玲的原谅。

张爱玲的童年,缺失了父母之爱,所以她一生所追逐的就是一个爱她的人。

在遇见胡兰成时,胡兰成给予了张爱玲一丁点的爱,也让张爱玲感到是种恩赐。如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的去爱着胡兰成,哪怕一次次受到伤害,也卑微地去忍受着。就如她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有些人替张爱玲不值,如此芳华绝代的女子,居然这般作贱自己。是的,她值得拥有更好的,但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使张爱玲看起来太过高冷,让人无法靠近,心里却是极其地渴望被爱,被关注。

她为无法让人理解的,对胡兰成的执拗行径而发声:“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张靓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缺少父爱,因此在遇见比她年纪相差十九岁的冯轲时,义无反顾地在演唱会上向冯轲求婚,但是当时冯轲并没有答应,只是勉强应付这尴尬的场面。

尽管张妈妈发表公开信《我不想让女儿再错下去》反对这门亲事,张靓颖依然我行我素,和冯轲结婚。然而却没有走到最后。

在这场感情中,明眼人都看的出冯轲对于张靓颖并非出于真心,但是张靓颖却不听不看。她太需要一个如父亲一样爱护她的人,一个完整美满的家庭,而她笃定冯轲是那个男人。

张靓颖纵使舞台上光芒万丈,却逃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命运般枷锁。

佟丽娅的老公曾被爆出轨,有很多人都声讨陈思诚,认为陈思诚配不上佟丽娅。但是佟丽娅轻描淡写地说:“能回家就好。”

这话让人大跌眼镜。如果深究不难发现,这种“回家就好”的观念来源于父亲的教育。

在一期《快乐大本营》上,父亲对还未出嫁的佟丽娅说:

“希望你到了陈家后,多干一些活,给老陈做做饭,伺候伺候他。”

在父亲的骨子里,就有着“男尊女卑”的观念。所以,从小耳濡目染,当佟丽娅发现老公出轨时,也理所当然的选择容忍,认为这是女人的命。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这个词出现后,我们的不足和缺失似乎都能从中找到答案。

有些人甚至把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都归咎于童年的不幸,认为所遭遇的一切无力的挣扎,都需要原生家庭和父母买单。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业。

他们复制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粘贴了属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就这样,在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中,施害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我们无法去责怪谁,因为带着伤成长,这是生命的基本真相。

可是,我们是否就该逆来顺受,无限复制着过往的不幸,延续着那些糟糕的影响,成为下一个施害者?

武志红老师曾谈论过原生家庭:

第一,是因为它很重要,我们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跟原生家庭的关系太紧密了。

第二,我们是在找原因,不是怪罪家庭。

第三,我们可以改变。

正如武志红老师观点,我们并非怪罪原生家庭,因为这样也无济于事。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对父母关系的深入体会,学习和发现问题到底出在哪,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修正,要知道解决问题远比追究责任更重要。

记得最近大热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说:“我命由己不由天!”

灵珠也好,魔丸也罢,那些所谓的命运,有些人屈服了,便成了奴隶,有些人努力抗争了,就成为了英雄。

我们应该明白

十八岁之前,你过得好不好,父母说的算;十八岁以后,你过的好不好,你自己说的算。

原生家庭,我们只归因,不归罪。与其自怨自艾,听天由命,不如尝试着破除原生家庭的枷锁,活出自己的精彩。

愿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们没有白白背负!

好了,我是莎莎,一个希望用文字温暖你的人~记得关注哦~

如果你想倾诉,请【私信】我,或者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莎莎倾听你的困惑,解决你的烦恼~

网友热议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 高晓松女儿(高晓松谈女儿)

    高晓松女儿(高晓松谈女儿)

    读者2022-07-06

    文 | 才华水木君来源:水木君说(ID:shuimujunshuo)努力的意义在于,人生不至于荒芜。近期,高晓松又火了一把。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高晓松的颜值。在我们眼中,他一直都是这样的

  • 高晓松晒个人账单(阿里主席高晓松晒账单)

    高晓松晒个人账单(阿里主席高晓松晒账单)

    我们办人事2022-07-04

    1月3日,高晓松在微博晒出年度支付账单,作为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一年下来线上的消费才48452.1元,线下消费则更多一点,104757.75元,其他的仅占46479元。万万没想到,身

  • 高晓松晒个人账单(高晓松晒支付宝账单了)

    高晓松晒个人账单(高晓松晒支付宝账单了)

    时尚全视角2022-07-04

    近日,相信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支付宝账单给刷屏了。不少网友的心声都是:我怎么花了这么多?那么,娱乐圈明星的支付宝账单是怎样的呢?近日,高晓松就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2017

  • 高晓松炮轰清华学霸(高晓松凭什么怒批清华学霸)

    高晓松炮轰清华学霸(高晓松凭什么怒批清华学霸)

    老李有两娃2022-05-03

    作为一个关注教育问题的小屁民,老李很喜欢凑忧国忧民的热闹。这两天在悟空问答溜达时,幸运地淘到一则依然很热闹的教育类旧闻,感觉很有扯一扯的价值。那是2014年的事

  • 高晓松背景(史上最强的高晓松背景传)

    高晓松背景(史上最强的高晓松背景传)

    一只有仙气的草莓2022-05-02

    今天想给大家讲一个八百里云和月的故事。光绪23年(1897年),德国因巨野教案而派兵强行进入胶州湾,当满朝文武鸦雀无声之时,一位老人处庙堂之远振臂高呼:"土地不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