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科上村,索南卓玛在练习舞蹈跳跃动作。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新华社西宁9月19日电(记者吴刚 刘金海 蔡湘鑫)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位于黄河北岸,重峦之中。蜿蜒的金源河水,穿过干燥的红土地,滋润着农田和牧场。
这是片藏族村落,由科上和科下两个行政村组成,当地人称为“科巴”。今年高考,这里20名“热梦科巴艺术团”的考生,19名被本科录取,1名被大专录取。
藏语里,“热梦”意为梦想。2012年,当时在科巴村做志愿者的王洪波,根据自己的支教经历,以当地孩子为原型,创作了歌舞剧《热梦科巴》,“热梦科巴艺术团”由此诞生。艺术团创办至今,先后有近50名学生参与。
《热梦科巴》陆续在深圳、西安、北京等地亮相。山里的小小艺术团,渐渐有了名气。
个头不高、扎马尾辫、皮肤发亮,17岁的索南卓玛是“热梦科巴艺术团”的队长,今年高考被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专业录取,是团里最早收到录取信息的队员。
“我挺想跟大家分享的,但又害怕给大家造成负担。”索南卓玛用手里的草绳,绕过干饲草,系上,两手拎着跟自己差不多高的草捆,整齐地堆放在院子边。院子里摆满了捆好的饲草。
“这些都是喂牛的,过两天开学,这些草够家里的牛吃一段时间了。”索南卓玛从小和姥姥、姥爷住,父母在外地打工,家里的大部分农活自然就落在了这个女孩身上。
“热梦科巴艺术团”里的孩子们,从小就要帮家人放羊、喂牛、割麦子、做家务。
左图为:索南卓玛抱着一本英语课本。(热梦科巴艺术团供图);右图为: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科上村,索南卓玛在展示西北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索南卓玛是第一批加入艺术团的。艺术团成立之初,没有训练场所,大家就在村里的打谷场热身踢腿、土墙沿拉伸、桥边压腿。
“最难的是冬天,冷的时候,气温零下二十多度,天还没亮,大家就到打谷场集合,没几分钟,身子就被冻透了,搓手、跺脚、相互拍打背部取暖。下雨下雪的时候,满身是泥。”索南卓玛说。
2015年,艺术团在青海正式注册成立。同年,艺术中心在村里成立。从前只能在露天的空地进行训练的孩子们,如今有了相对规范的室内训练场所。
2017年,索南卓玛和19名艺术团的队友,一起考入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专心学习舞蹈。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叩开了大学之门。
“8月28日,星期五,天气晴,今天是值得庆祝的一天,我的录取通知书来了,看着手里的录取通知书,不知是开心还是难过,经过这么多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这天,周毛卓玛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道。
作为艺术团年龄最大的队员,周毛卓玛进团时间晚,舞蹈基础相对薄弱,遇到下腰,她常常会疼得流泪。在艺校学习期间,她早上第一个到排练室,晚上熄灯后,翻开课本继续复习文化课。高考以552分的成绩,被宝鸡文理学院舞蹈学专业录取,周毛卓玛没有辜负自己六年来的苦练。
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宁火车站,周毛卓玛刷身份证进站。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黄河流经化隆,两岸赤色丹霞,壁立千仞,从化隆县城到金源乡的道路,斗折蛇行。
外人看来的风光壮美,对于科巴人而言,却是道阻艰辛。从村子到县城60多公里,班车要走近四个小时。这趟班车一天只有一次,也是科巴人走出去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
“吃多大的苦,我们都不怕。现在考上大学了,希望将来工作能离家乡近一些,靠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做些事情,让家乡的孩子们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索南卓玛说,“一路走来,帮助我们艺术团的人很多,我们只有做好自己,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孩子们奔赴大学,希望他们保持自律,必须要战胜自我,才能学有所成。”对于孩子们的成绩,身为“热梦科巴艺术团”艺术总监的王洪波很有信心。可是,在最后一位队员收到录取信息时,他没能忍住,所有人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9月16日5点,科巴繁星闪烁。周毛卓玛关上铁门,拿着手电,拉着行李箱,走到村口的班车前,第一个上车。今天她要到西宁坐火车,前往陕西的学校报到。一一拥抱告别,她透过车窗向妹妹和送别的伙伴挥手。
月牙挂在村东边山顶上,班车响着喇叭驶出了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