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升的活字印刷
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印刷术中的活字印刷
是宋代人毕升发明的,而欧洲的活字印刷要晚很多年。
毕升是杭州一家印书作坊的工人。起初,他在作坊里学刻字,把一个个
汉字雕在木板上,这就是雕版印刷。毕升刻的字又整齐又漂亮,作坊里的人
都很尊重他。但毕升对现存的雕版印刷方法感到不满,总想把它改进一番。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有一次,作坊里要赶印一本书,但由于一位刻字工人在
一整版上只刻错了一个字,这一个整版就报废了。这不但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还耽误了工期。毕升想:“如果整版子上的每个字都是活的,刻错了能随时换一个该多好啊!”毕升的创造性想法并没有到此结束,他进一步想道:“整版的版子,书一印完,版子就没用了,要是用一个个单个的字来排版,印完一本书,拆了版就可以排别的书,不是又省时又省力吗?”于是,毕升开始试着刻木头的活字,但效果并不很理想。
有一次,毕升到一个窑厂去看一位朋友,工匠们正在制坯烧窑,制作陶
器,这又启发了他。
他学着窑厂工匠制作陶坯的样子,先用泥土做成一个个小型长方体,把
顶端切平后像刻图章一样刻上一个个单字,然后放到窑中去饶,使每一个字
都像小巧玲玫的小瓷砖一样。烧好后,他又把每个字按韵排列好,以便查用。
每到印书时,他就将需要的字一个个查出来,按书稿的要求一行一行排
在铁板上,周围用铁框压紧。这样,一个活字版就做好了。
可是,最初的活版毛病竟出在“活”字上。印书的时候,印多了,字就
“活”了起来摆不平整,有的字印出来了,有的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甚至
印不出来。他又进一步研究起来,改进了组版的方法。为了使每一块活字版
形成平整的坚固的整体,版子周围除了用铁框外,预先还在铁框上放一些松
脂、蜡等粘合材料。他将铁框放在火上烘烤,粘合材料就熔化了,这时,他
趁热用平板把那些活字冷却后,平整的活字就牢牢地固定在铁框里了。
印完后,毕升再将铁板烤热,松香和蜡熔化了、他就可以将活字一个个
拆下来,保存好,以后可以再用。
可惜的是,在当时,毕升这项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明并没有引起人们
的重视,也没有得到推广。毕升死后,他制作的活字被宋代科学家沈括的祖
上人收藏了。后来,沈括在他著的《梦溪笔谈》里记录了这项发明,才使活
字印刷术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