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咨询都是关于青少年自残,有男孩,有女孩,大都是13岁到15岁左右.这个以前似乎比较小众的问题突然变得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被孩子的行为吓到,害怕孩子是不是要自杀?有些甚至非常愤怒,要教训孩子。大家都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01,什么是无自杀企图的自残?
我们这里要谈的主要是无自杀意图的自残行为,简称NSSI(nonsuicidal self-injury)。无自杀意图的自残行为指那些不被社会接受的,有意图的,对自己身体的伤害,但没有自杀企图。
NSSI指在过去一年中有超过5次,对自己身体的直接损害,引起了流血,瘀血,和疼痛,比如割手,烧烫,刀刺,击打,强烈的摩擦等,但对身体只有轻度和中度伤害,没有自杀企图。不包括以死亡为目的的伤害行为,比如自杀想法,自杀计划,自杀企图,自杀实施等。
另外,最新的临床诊断分类中,把一些由发育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导致的自残行为划出了NSSI。比如,常见于有智力迟滞和发展障碍的人群中的刻板自残行为;常见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群发生的重度的自残行为(严重的,有潜在生命危险的自我伤害,如阉割,挖眼等);以及拔毛症和神经质抓痕症。
有些早期的研究学者则把这类行为按程度分为轻度(低频率,低伤害度),中度(频率和伤害度更高,可能需要医疗救治),以及重度(高频率,严重的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残疾)。
研究表明在12到18岁群体中,自残的发生率大约达到了13%-45%,在成人中大约4%。
青少年自残行为一般开始于12岁到14岁之间。自残行为有重复性,不会只做一次就停止。一旦青少年开始自残,就存在很高的风险会重复这种行为,当遇到社会心理压力时。
02 为什么ta们会伤害自己?
青少年一般自残的目的是:
可以从一个负面情绪或认知状态中得到解脱,
可以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困难,
可以产生一种正向的感觉。
根据一些专门研究青少年自残行为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理论,自残行为和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个是青少年个人因素,另一个是人际因素,这两个因素影响了自残行为的发生和持续。
1)个人因素方面,目前的研究显示,那些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报告对于生活压力或有害事件反应出更高水平的主观压力,和更低水平的压力耐受力。根据哈佛心理学家Nock的研究,青少年的自残是为了克服过高的心理压力,具体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心理症状,如内隐症状(比如焦虑,抑郁),和外显症状(比如问题行为)。自残和很多心理疾病有关,比如人格障碍,情绪障碍等,而且是自杀的高风险因素。
1-1 青少年抑郁症状,和自残行为,是持续的正相关关系。理论上,抑郁症状为什么预示了自残,是因为自残行为的发生就是为了减少和抑郁相关的那些问题。青少年之所以自残就是为了克服那些负面情绪,而自残可以很快的降低负面情绪强度。
自残让青少年产生感觉,尽管那是身体上的疼痛感。因为抑郁症状既包括负面情绪,也包括麻木无感,而自残可以缓解这些感觉。就好像用自残来缓解抑郁症状,而这种自残带来的缓解又强化了自残行为的持续。
不幸的是,自残带来的缓解只是短暂的,而抑郁症状却是不断复发的。抑郁症状的持续复发激活了自残行为的不断重复。抑郁症状和自残有一些共同的风险因素,包括基因因素(减少的血清素),认知因素(消极的归因模式),和社会因素。
自残行为是攻击欲望的表达。自残个体大都有攻击行为,孤独,绝望和愤怒等不良情绪,严重沮丧和恶劣心情。青少年自残前通常都感觉很糟糕,通过对自己的伤害来表达这些情绪,从而获得一种解脱。是个体情绪调节失败的不适应性反应。
自残有助于控制青少年的攻击性,在没有其他可利用的交流方式来表达攻击性,缺乏延迟满足和延缓敌对欲望的能力时,自残作为最后一个手段来避免对他人的攻击性。
有研究中利用罗夏墨迹测验,发现自残组的攻击倾向明显高于控制组。自残者把攻击倾向压抑下来,以自残的方式表达出来。
1-2 研究认为心理症状和与这些症状相关的认知模式都是自残的显著原因。自残行为经常与抑郁症同时诊断。自残行为的情绪调节功能显示不仅负面的感觉,而且不适应的认知也会导致自残的持续和发展。
长期研究发现,消极的认知归因模式可以区分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和没有的青少年,所以显示了消极归因模式在改变和维持自残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消极的归因模式指对于负面事件总是倾向于悲观的归因解读,随之推导出消极的后果和自我暗示。
如果青少年在面对压力孤立无援,自我努力又失败时,自残行为是个体对挫折和压力的一种无力应对。自残者倾向于自己是不受欢迎的,是被忽视的群体。
2)人际因素。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Nock 认为,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在自残行为的发生和重复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一些青少年个人因素,比如情绪调节和心理压力,被认为是受人际相关因素影响的,比如养育方式,依恋关系和同龄人影响。
父母的养育行为在青少年自残的触发和持续方面都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对身体的警觉和调节规范,无效的情感,压力生活事件,如虐待和自残的触发有关;而控制父母行为则与自残行为持续有关。
父母养育方式指可观察到的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方式。根据早期研究,养育方式可以从两个连续维度来考量,一个是支持维度,这个维度指父母对孩子温和,接纳,和理解;另一个维度是控制维度,指父母希望可以影响孩子行为。
养育行为的两个维度的组合就构成了父母的四种养育模式,纵容型(低控制,高支持),专制型(高控制,低支持),权威型(高控制,高支持),和忽略型(低控制,低支持)。
一些研究发现,高支持和低控制与青少年更高的社会心理适应性相关,比如,更有能力,自律,学业成绩优秀,这类青少年很少出现自残相关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
自残行为与感受到的父母控制成正相关,而与感受到的支持负相关。而专制型的养育模式,是自残行为,抑郁,自杀倾向以及实施自杀的一个显著风险因素。
另外差的同龄人际关系,以及过度追求安全感,认同感,也是导致自残发生的原因之一。
自残是青少年对自己的拒绝和惩罚。有不良的成长经历或创伤体验。如果家庭出现问题,青少年在家庭中长期得不到必要的情感联系,被忽视,他们就感到自己是被忽视的,是不必要的,不受欢迎的。长期以往,青少年就对自己感到不可接受。会让青少年对自己的个人身份感到矛盾,自残就是发泄对自己的拒绝,以及惩罚。自残一方面舒缓压抑在内心的强烈罪恶感,另一方面通过惩罚表达自责。
03 如何做可以帮助这些青少年?
很多风险因素,包括个性,负面的认知模式,脆弱的人际关系,压力,青少年和母亲的抑郁状态,都和自残相关。
所以对青少年自残的干预也主要从这几个因素入手。具体方法有认知重建,行为治疗,调整依恋关系(治疗关系,矫正性体验),调整青少年对情感,情绪的意识,标识和管理。以及家庭成员参与的综合治疗。
青少年自残行为实施前,都会有一个唤起状态,就是身体和心理的极度不适,紧张需要释放,这种唤起状态通过学习是可以敏锐察觉的。通过对青少年自我觉察能力的训练,可以教ta们在觉察到唤起状态时识别出当时高风险的引发事件和时段,注意在哪些事件中有高风险的情绪表达和情感体验,以及在哪个时段有更多的孤立感。
在对唤起状态敏感察觉的基础上,制定特定的计划和方式来中断自残前的唤起状态,就可以显著的减少自残行为的实施。特定的计划,比如制定“短期协议”,“洗澡时保证安全协议”,有助于自残者在控制冲动时有成功感,提高对冲动的控制。
另外,还要教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学会伤后照料。教会自残者如何照料伤口,清洗,避免感染。
最新的研究发现,正念是治疗NSSI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因为自残者一般有很明显的情绪失觉,和极度的回避体验。正念的重点放在强调更多的关注内心体验,以一种接纳,不评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经历。
正念已经被验证在抑郁和自残之间充当一个很重要的保护性角色,可以中断抑郁和自残之间的正相关,显著减少自残行为。
当自残是执行回避功能时,即是为了减缓无法忍受的负面情绪时,加强对情绪的正念的觉察可以减少这种依赖行为。让青少年发展出特定的,适应性的,不回避的策略,来应对紧张的情绪,是治疗的关键。
结语:
青少年自残行为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家长和学校一定要重视,及时的发现,尽早的治疗,改善环境中的不良影响。
自残是青少年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的信号,婴幼儿用大哭来表达,而青少年们往往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及时看到这个信号,共情有效的反馈,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才是正确的做法。